"出淤泥不染,同流不合污"的政治品格
1937.07--1945.08周恩来领导南方局工作
当时来讲,国统区是一潭"淤泥",周恩来曾经多次告诫南方局同志和从事秘密工作的党员,要做到"同流不合污"。这种"六月风荷"的政治品格,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,在国统区恶劣艰险的政治环境下开展党的工作的显著特点,是南方局对党的建设、统战工作、群众工作的创新。
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在重庆红岩村
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。在党的建设上,保持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和优良作风,经得起灯红酒绿的考验。当年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陪都,纸醉金迷,物欲横流,"前方吃紧,后方紧吃",社会环境确如"染缸"。
“要用革命的精神改造工作”,周恩来不断以此告诫南方局的干部。南方局及其所属组织和党员干部,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,身处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,随时有被捕、坐牢甚至杀头的危险;国民党当局还常常以高官厚禄和腐朽生活方式来引诱腐蚀共产党人,意志不坚定者随时可能变节。对此,周恩来根据南方局干部所处环境特点,一方面注意引导大家深刻认识革命斗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,帮助干部从思想上作好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,做到临危不惧,毫不动摇。
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
皖南事变发生后,他对留在重庆坚持工作的干部反复地进行教育,不断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大节相勉励。他说,要准备反动派搞突然袭击,要准备牺牲,如果要牺牲,我们一块牺牲。另一方面,他总是不失时机地宣讲共产党人在被捕后坚持斗争的事迹,教育大家要保持革命气节,敢于坚持真理,敢于坚持原则,敢于对敌进行斗争。他给大家讲陈铁军、周文雍夫妇在刑场上大义凛然的故事,组织学习季米特洛夫在法庭上不是受敌人审判、而是反过来审判敌人的大无畏精神。在周恩来的教育和激励下,南方局广大党员无论形势如何险恶,斗争如何尖锐,都敢于坚持斗争,充分体现了“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”。
由于有周恩来等南方局领导人的率先垂范,战斗在这一特殊环境中的共产党人都能坚持操守,经受住严峻考验。在与国民党打交道时,南方局坚持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、牢牢把握领导权。国民党提出要把国共两党纳入"一个大党"之中,并对周恩来等许以高官厚禄。对此,周恩来旗帜鲜明地指出:"共产党绝不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,绝不能将共产党的组织合并于其他政党",从而保证了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