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服务热线:

0817-2805888

寒假进入倒计时,如何帮助孩子“收心”? 这些准备工作很有必要

发布时间:2023-02-07      发布者:工贸校

春节已过,寒假进入倒计时阶段,还有一周开学的钟声即将敲响,同学们也将迎来新学期。

欢度春节,寒假里同学们都很快乐,同时时间管理也较为散漫,而开学后,同学们就要从假期的闲散状态回到紧张、规律的学校生活中来。

为了让同学们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开学后的学习生活中,家长和同学要早规划、早准备,顺利迎接开学。


调整作息
让身心适应开学后的状态

寒假期间很多同学作息不规律,面临开学,同学们应及时地纠正生活习惯,提前在家调整“生物钟”,有意识地早睡早起,按时就餐,适应开学后的“时差”变化,保证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。

只有提前适应开学后的“生物钟”,开学后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并尽快投入到学习中。


检查作业
在学业上做好迎接开学的准备

同学们要及时检查作业是否按时完成。如果没有完成,要抓紧时间补完,保证在开学时能按照学校老师要求完成寒假作业。

如果作业已经完成,可巩固复习或预习新学期新课程,以良好心态迎接新的学期。
近几年,学生因假期开学没有完成作业与父母发生矛盾冲突,进而出现轻生和自伤事故的案例时有发生,家长和孩子都要早关注作业完成情况,预防类似意外事故出现。



制定计划,远离手机和网络

假期同学们接触网络时间较多,打游戏、刷视频、网络聊天等,都让孩子们更加迷恋网络离不开手机。

面对开学,同学们要提前适应远离手机和网络的生活,做好计划,有意识缩短上网时间或直接离开网络,避免因对手机、网络的难以割舍引发事故。

近几年也曾发生因开学时手机被家长强制收管,孩子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之后轻生的案件。

同学们要正确认知和使用网络,让其服务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,而不是被网络控制不能自拔。


总结反思,制定新学期计划

同学们要利用开学前的这一周,回顾反思上学期和寒假计划的执行情况,对上学期和假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盘点,查缺补漏,同时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。

另一方面,同学们还要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,在校与同学、老师友好相处,只有在校与人愉快交往,才能以愉快的心情返回学校。

当同学在学校生活不愉快时,就会产生厌学甚至逃学的情绪和行为,对开学充满抵触感,无法愉快开始新学期。


积极面对,接纳和疏导不良情绪

面对开学,有些同学会出现烦躁不安、失眠、焦虑等不良情绪。

从假期到开学,出现不良情绪是正常的,但不能让坏情绪主宰自己,同学们要试着正确接纳、分析和释放,培养自己的好情绪。

如果学生对开学一味的焦虑,有时会出现开学后“适应障碍”,俗称“开学综合征”,也叫“开学恐惧症”,这是一种因开学而导致的适应障碍,会让学生出现一些身心上的不良症状,影响开学后正常的学习生活。


怎样让孩子尽快适应上学节奏?
这5式“收心大法”,建议家长们试试!

1、模拟开学节奏

提前帮孩子调整好心态和作息生物钟,模拟开学节奏,营造收心环境。假期放纵的节奏,就让它快速成为过去时。开学前,要按孩子平常的作息时间起居,按时准备一日三餐,早睡早起,调节生物钟,适应开学后的“时差”变化。

特别要注意家庭氛围,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,让孩子感觉假期已经渐渐远离。逐渐减少孩子看电视、上网、出去玩的时间,和孩子商量安排一个合理娱乐时间表。此外,还要让孩子保持一定的体育运动,防止心理疲劳。

2、多聊学校话题

跟孩子多谈谈上学期的学校生活,帮助他回忆开心的事情,比如,孩子要好的小伙伴、某个孩子非常喜欢的老师,或者孩子上个学期有进步的事情。家长也可以让孩子给好朋友打个电话,谈谈心,唤起孩子对校园生活和同学友情的向往,让孩子怀着迫切的愿望回到学校。

3、宣泄不良情绪

有些孩子面对开学会产生紧张情绪,特别需要疏导。在开学前,可以跟孩子谈谈心,暗示孩子具备其他人不具备的优势,以缓解孩子内心的脆弱和不安,强化其在学校里曾经有过的正面的、积极的、带有快感的情绪体验;帮助孩子宣泄个人的不良情绪,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;让其明白,上学期成绩的优秀与不优秀已经成为过去,大家又重新回到了起点,本学期情况如何,主要看谁最先调整好心态,最先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。

4、制定家庭计划

从假期的无序到新学期的有序,过渡的关键是要有一个详尽的学习计划,让孩子有章可循,有追赶的目标。这样做既可以让其感到奋斗有了目标和方向,又帮助养成了按计划做事的习惯,同时还树立起了孩子的自信心,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。

5、允许缓冲阶段

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还不成熟,逆反心理强。长假过后,孩子的心理反差大,如果不注意调节就容易出现情绪障碍,比如不爱学习等;但他们自身难以控制和调节这些问题。对于孩子状态的回归,家长不可操之过急,允许他们开学后度过一段过渡缓冲期,慢慢适应新学期的生活。

▍来源:安全工作与管理微信公众号
 

电话:0817-2805888

手机:

手机:

公司地址: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川东北职教城 (职教城路77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