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服务热线:

0817-2805888

开学第一课 :事关开学!这份防诈骗指南请收好!

发布时间:2023-02-07      发布者:工贸校

校园安全稳定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石和前提,校园安全始终是校园工作的重中之重,而开学初往往是事故易发期,务必要保持高度警惕!

安全开学,培训先行!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特邀安全教育专家崔祥烈老师,开展了“2023年春季教职工开学安全第一课”公益培训。

长按识别二维码
即可免费观看



2023年春季开学季已到,各个班级群陆续活跃起来,伴随着师生的活跃,骗子也开始行动,冒充“老师”的种种骗局开始出现。
每年开学季,都有一些不法分子实施专门针对学生及家长的诈骗。

一案例再现


【案例1】
丹阳公安消息,2023年2月1日晚上21时许,徐先生报警称,其孩子的家长群里,有“老师”发了一个订阅教材的信息,要求缴纳费用,还附有一个收款二维码,信以为真的他扫码支付了468元。
谁料,不久之后,班主任出来证明发消息的并非本人,徐先生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!而已经被骗的,还不止他一人。

【案例2】
2022年8月25日晚上九点多,合肥某小学班级群里,“班主任”发了一条群信息:“由于疫情原因学校要求提前缴纳下个学期费用,共328多退少补,收到信息的家长扫码进群缴费,支付成功截图发到群里,老师统一登记,谢谢!”
半夜催缴费,这种反常的情况引起了群里一位家长的警觉,他立即与班主任取得联系。真正的班主任发现后赶紧将假班主任踢出群,在群里发布声明并立即报警。

【案例3】
2021年8月11日,广东省普宁市某小学的家长群,混进了一名“假”老师,其以交资料费为由,诱骗18个家长在群内转账,单笔转账金额为368元。
骗子在收到家长们的转账后,立即退出该群“人间蒸发”,之后群内的“正牌”老师发现后,发出群公告并且报警处理。


二家长群诈骗手法解析


(一)搜索班级群信息
1.骗子在社交软件上搜索关键词“班级群”“年级”“家长群”等,找到家长群。
2.骗子蹲守在校园门口,通过与其他家长闲聊、套近乎等方式,向家长索要家长群的二维码。
3.新生入校,骗子混进新生家长会或学校,扫描张贴的群二维码。

(二)潜入班级群
1.骗子通常会选择一些入群无需验证或群管理不到位的家长群,这类群骗子很容易就能蒙混进群。
2.骗子进群后先潜伏在群里一段时间,摸清群内老师的活动规律,伺机行骗。

(三)更换信息,实施诈骗
1.骗子进入家长群后,会选择老师上课或者休息的时候,将头像和昵称改成班主任的头像和昵称,并冒充班主任老师在群里发布虚假的有关“学校收取书本费、资料费、班费”等信息和收款二维码,引诱家长和学生转账。
2.有时骗子还会一人分饰几个角色,或一次混进多个账号,用其他账号冒充个别不活跃的家长,在“假老师”发出收款信息后回复“已转”“已支付”等消息混淆视听,诱导家长上当受骗。
3.为防止家长打电话给班主任老师核实,骗子冒充班主任在群内谎称手机掉水里等拿去维修不能联系,但急着要缴费,催促家长立刻转账。

(四)实施诈骗后退群
骗子在收到家长们的转账后,立即退出该群,或解散新建的群。

图片

三防范家长群诈骗,要注意

班主任
1.为防范骗子潜入群内,班主任可对本班级群的群成员身份进行再次核查,实行实名制,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。
2.老师要加强群管理,开启入群验证功能,对每一位入群的成员身份进行审核,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家长群。
3.不要轻易对外公布班级群信息。

家长、学生
1.家长、学生要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。如遇班主任在群内收费情况,应先核查群内是否有两个班主任头像(微信、QQ头像和昵称是可以随时更改的),如果有,基本可以确定是骗子。
家长还可以向学校或班主任直接打电话、发短信,或者等孩子放学回来后再确认缴费事宜,不要急于转账、汇款,避免被骗。
2.家长、学生不要随意对他人公布班级群信息,不要轻易拉人入群。若发现有新加入的人员,可提醒班主任核实对方身份。
3.一旦发现可疑情况,请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。


元宵节后,
全国各地学校陆续开学,
老师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,
谨防家长群诈骗!
 

电话:0817-2805888

手机:

手机:

公司地址: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川东北职教城 (职教城路77号)